俗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但对陈桂兰来说并不存在。陈桂兰长期照顾卧床不起的父亲,一日都不敢懈怠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孝”的含义,在黎明农场星火生产队广为流传,她难能可贵的孝心,值得全场职工群众钦佩学习。
陈桂兰今年已有52岁,是一名退休工人,家住星火生产队第一居民组,父亲陈绍良是一名满80周岁的老退休工人。一家六口四代同堂,与父亲、丈夫、儿子、儿媳、四岁的孙子居住在一起。她的老家在镇源,1958年父母亲响应党的号召举家搬迁到黎明农场丰收队,这一来就是一辈子,为黎明农场的蓬勃发展立下汗马功劳。母亲庄永珍1986年不幸病故,多年来父亲并未另娶,而是与陈桂兰兄弟姐妹四人相依为命,就在生活越过越好的时候,天有不测风云,2002年父亲突然患上重病,经医生诊断得了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脑梗、脑萎缩,导致半边瘫痪,从此生活不能自理,终日卧床不起。家里虽然有兄弟姐妹四人,但是大姐早已嫁到普洱,两个弟弟一个是胶工,一个是小组会计,均已成家立业,忙于工作,只能在工作空暇之余回家看看父亲,并无多余的时间照顾。鉴于此,陈桂兰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,从接下担子的那天起,就只是在连队附近走走,根本不敢出远门,实在没办法才叫弟弟顶替一下。转眼间已是十六年过去,父亲不能自己吃饭,又不能说话,吃喝拉撒全靠陈桂兰负责,但是她从来就没嫌弃过,数十年如一日,每天认真做好父亲的卫生工作,勤洗澡、勤换衣服,经常帮助父亲翻身体,按摩四肢,还时常换着花样做些营养可口的饭菜喂父亲吃下。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困难艰辛,但是陈桂兰从没有怨言,她任劳任怨,还精心照管孙子,支持丈夫的工作,连队里有点什么事情,例如打扫卫生,举办活动从来没有缺席过,谁家有红白喜事也主动前去帮忙。
每天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父亲的卧室看看。常言道:“姑娘好,不如姑爷好;儿子好,不如儿媳好”。丈夫陈光辉十分同情岳父,一家人工作再忙再累在岳父面前从不耍脾气,都是彬彬有礼,轻声细语,尽心尽责照顾好老人。陈桂兰说,老人养小,我养老人老。父母对我有养育之恩,我有义务有责任照顾老人到生命的尽头。
陈桂兰一个平凡的妇女,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,但她有一颗纯净的心,她敬老、爱老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“孝道”。赡养父母,看起来对每个家庭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,但是在父亲生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仍坚持十六年如一日,又有几人能做到。她有一颗珍贵的“孝心”,给千千万万的家庭树立的一个好女儿、好妻子、好妈妈、好奶奶的形象,从她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妇女勤劳、善良、朴实、勇敢、持家、尊老爱幼的美德,让孝道在二十一世纪继续散发出夺目的光芒!

|